凯盛新材(301069)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事件描述
4月25日晚间,公司发布2022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0.10亿元,同比增长14.88%;实现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21.28%。2023Q1实现营业收入2.48亿元,同比降低3.82%;实现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降低26.39%。
芳纶单体快速放量,单季度盈利能力企稳回升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10.10亿元,同比增长14.88%;实现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21.2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25.95%;基本每股收益0.56元/股,同比增长8.29%。公司全年收入稳步上涨,主要受益于公司芳纶单体产能的快速释放。同时,由于公司主产品之一的氯化亚砜价格在2022年价格处于高位,进一步增加了公司的收入。从利润端来看,公司的利润增长幅度超过收入,主要原因是盈利能力较强的芳纶单体收入占比不断提升所致。从单季度来看,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8亿元,同比降低3.82%,环比基本持平;实现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降低26.39%,环比增长10.9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降低25.09%,环比增长11.52%。公司2023Q1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速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主要是因为一季度公司主营产品氯化亚砜下游需求不振,导致氯化亚砜价格相对去年同期处于低位。从环比的角度来看,公司2023Q1的盈利能力较2022Q4出现回升,或为公司盈利能力更强的芳纶单体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叠加公司快速提升的成本管控能力所致。
一体化布局LiFSI,原材料+工艺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
公司凭借化学合成工艺的技术沉淀和一体化的原料布局,实现了较低成本的LiFSI制备,具备显著的竞争优势。技术方面,LiFSI的制备工艺可以分为氯化、氟化和结晶三步,前两步氯化和氟化反应产物的纯度和良品率是控制LiFSI成本的关键。公司凭借在氯化亚砜行业的多年技术累积,对于氯化和氟化反应有着深刻的认知,产品的良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极大的降低了LiFSI的成本。原材料方面,在LiFSI成本构成中,氯化亚砜是仅次于锂盐的第二大成本构成,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而且,日本触媒的实践证明,使用高纯氯化亚砜制备的LiFSI,其产品综合性能和在电解液中的最高添加比例远高于使用低纯度氯化亚砜制备的LiFSI,因此高纯的原材料或将成为LiFSI制备的又一门槛。公司作为全球氯化亚砜龙头企业,深耕氯化亚砜行业多年,能生产出各类纯度的低成本氯化亚砜,竞争优势显著。成本方面,得益于公司在原材料和制备工艺方面的优势,在目前LiFSI行业大多数企业成本居高难下的情况下,公司的LiFSI成本在相同锂盐价格下有望能直接与六氟磷酸锂竞争,成本优势显著。
PEKK率先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有望充分受益于国产替代
PEKK材料性能优异,附加值高,处于材料金字塔的塔尖,对国家战略发展及产业升级具有重大意义。但由于PEKK技术壁垒极高,目前全球仅有索尔维、阿科玛等少数国外企业实现量产,考虑到其战略意义,PEKK材料亟需实现国产化。公司于2013年开始进行PEKK独立研究,十年磨一剑,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成功实现PEKK连续化及规模化生产,并取得PEKK相关发明专利35项,形成了一套自有的完整生产技术体系,填补了国内PEKK生产技术的空白。公司自主技术支持的1000吨/年PEKK将于2023年正式投产运行,届时公司将成为国内首家实现PEKK量产的企业,开启PEKK国产替代新时代。
投资建议
短期来看,公司芳纶单体产能加速放量将增厚公司利润;中长期来看,双氟和PEKK材料为公司带来巨大的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023年-2025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50、26.06、36.5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46、6.11、8.45亿元,对应PE分别为30、17、12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行业竞争加剧;
(2)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3)原材料价格波动;
(4)公司扩产进度不及预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