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债券投资者可能会产生一种感受,就是消息面交易越发盛行,不论是官方消息还是未知真假的“小作文”,似乎总容易打破原本平淡的市场,贡献着市场的波动。盘中突发的各类消息也时常会引起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那么我们如何去应对消息触发的行情?本文通过梳理归纳消息的不同类型和相应的应对方式,尝试给出一些关于平衡好随机消息与稳定投资体系的启发。
【资料图】
一、厘清消息的两种分类
对不同类型消息的应对是有所差别的,所以我们首先需要界定消息的类别。根据我们的投资交易经验,我们认为以下两种对消息的分类值得关注。
1、按消息来源分类
按消息来源分,可以将消息分为官方消息和非官方消息。前者为具有权威渠道来源的真实消息,我们只需要对信息进行分析解读;后者为非正式渠道传播的消息,相比官方消息,我们还需要对其真实性进行辨别,难度更大。此外,传言如果后续被证实,而前期市场对传言交易已经比较充分,那么被证实后对市场的影响可能会被大幅减弱。
具体来看,官方消息可以来自中国政府网、人民银行等官方网站的公告,也可以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媒官媒报道,还包括像财联社、证券时报等国内权威媒体公开报道等。非官方消息可能来自社区论坛、社交平台组建的群聊等未知原始来源的渠道;此外,一些外媒发布的外资行分析师观点或“据知情人士透露”等报道,也需要辨别其客观性和可靠性。
2、按对债市影响程度分类
不论是官方消息还是非官方消息,我们最终的应对策略都还要依据其对市场的影响程度来区分。按对债市的影响程度,可以将消息分为短期情绪影响和中长期影响,具体来看:
(1)短期情绪影响,难以改变市场中长期运行趋势。这类消息背后的事件对经济基本面影响有限,主要对投资者即刻的心理情绪产生冲击,从而造成债券利率的短期波动。为此该影响往往不能持续,在情绪平复后,由该消息引发的利率变化往往会被反向修复,市场将回归原有的运行趋势中。
该类信息可被视为一个扰动项,或是小插曲,难以改变市场运行的中长期趋势,总结该类消息主要包括:对我国经济没有实质影响的地缘政治事件、自然灾害事件、风险偏好短期变化引发的股债跷跷板、虚假的传言等。我们来看近期的两个具体例子:
案例一,地缘政治事件引发的避险情绪。2023年2月16日午后2点左右,沪指在早盘一度上涨1%的情况下短线跳水下跌超1%,债券利率也随之快速下行,5年期国开债活跃券220208利率从2.845%下行2.5bp至最低2.82%。此时俄乌冲突激化等引发风险偏好下降的消息被市场关注。不过该类事件并不会对国内经济基本面产生实质性影响,对债市也仅为短暂冲击,情绪平复后,尾盘利率“V字”上行,几乎抹平之前下行幅度。往后看,该事件很快被投资者遗忘,也并未能影响债市后续走势,完全是一个小插曲的存在。
案例二,虚假的传言引发的恐慌情绪。2023年3月24日午后关于“压降同业杠杆”的未知来源的会议记要传出,引发市场对同业监管的恐慌情绪,债市窄幅震荡的格局被打破,利率快速上行,5年期国开债活跃券230203利率从13:00的2.83%快速上行3bp至14:30的2.86%。而后随着多方辟谣,以及部分理性投资者分析判断该消息真实性偏低、对债市影响不大,尾盘利率下行进行反向修复。
(2)对基本面、资金面等核心因素存在实质影响,从而影响债市运行趋势。该类消息背后的事件会对国内经济运行、资金面等驱动债市走势的核心因素产生实质性影响,或者该类消息是对债市核心驱动因素变化的显性化,从而改变了投资者的预期,会对债券市场产生中长期影响。
该类消息触发的行情并不会在一天内结束,往往是指向或开启债券市场未来的运行趋势。总结该类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官方经济政策定调、央行发言人对货币政策的阐述、地产相关政策的变化等。我们同样来看两个具体的例子:
案例一,防疫政策优化消息引发基本面预期的转变。这个例子想必多数投资者都记忆犹新,关于国内防疫政策转变的消息从去年11月初开始便由各种版本的传言发酵,到11月11日优化疫情防控20条措施公布,才完全扭转了投资者对国内经济基本面的预期,推动了债市的大幅调整。这是一个对债市有趋势性影响、前后经过了从传言到官方新闻演变的例子。回过头来看,债券利率从11月初便开启了上行趋势,在11月11日官方信息公布后进一步大幅上行。
案例二,央行发言引发对货币政策预期的变化。这是一个官方新闻事件的例子。2023年3月3日上午10点左右,央行领导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保持正利率和向上的收益率曲线,不大水漫灌、不大收大放”,投资者将此解读为货币政策转向,总量宽松基本无存,债券利率随即上行。而后,央行领导人又表示“用降准的这个办法来吐出长期的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还会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来综合的考虑对经济的支持”,市场仔细揣摩后发现,在央行视角里,降准空间还存在,对债市偏多,利率转而下行。往后看,央行在国新会上的发言传递出货币政策不急转弯的信号,也奠定了债券利率后续一个多月的下行。
二、应对消息的三大方式
对于消息面触发的债券利率变化,我们主要有以下三种应对方式:
第一种,消息出来后与市场同向操作。也即,消息驱动了利率的上行,则卖出或做空债券;消息驱动了利率下行,则跟随市场变化买入债券。进一步还可以分为,(1)在行情刚开始的时候就顺势操作,这取决于我们能快速获得并解读信息,或者能敏锐地抓住市场情绪变化果断决策。(2)在行情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再进行同向操作,这主要源于我们对信息的获取与解读需要一定时间,或者需要看到行情发展更加明显后才能决策。
第二种,消息出来后与市场反向操作。也即,消息驱动了利率的上行,则逆势买入债券;消息驱动了利率下行,则卖出或做空债券。这种应对方式一般需要等到情绪释放到一定阶段、消息引发的行情变化基本见顶回落的时候才入场进行反向操作。主要适用于对市场仅产生短期情绪影响的消息。
第三种,不参与消息面交易。也即,在消息触发利率大幅变化的当天并不参与交易,等收盘后对消息进行整理和行情复盘后再制定后续投资计划。一方面,我们并不能在行情快速变化时对盘面消息进行快速而理性的分析,那么可以等到收盘后利用更充足的时间思考;另一方面,收盘后我们可以看到一天完整的利率走势,对市场情绪也可以有更全面的判断,对于仅对市场有短期影响的消息可以避免错误入场带来的损失,而对于对市场有中长期影响的消息,在当天复盘后再入场也不晚。
前两种应对方式都同属于参与消息面交易,第三种则为不参与交易。对于参与消息面交易的应对方式,不仅需要选择入场时点,还要制定相应出场计划,包括入场后是在情绪释放后就短线止盈还是继续持有,止损点位设置在何处等。而对于第三种不参与交易,也并非完全忽视一些重要的消息,而是可以利用该消息对市场情绪、后续方向进行检测,而后确定相应的投资计划。
三、不同类别消息与应对方式的匹配
在我们对消息和应对方式分类的基础上,基于对消息驱动市场行情变化的逻辑判断,我们进一步归纳出可选的应对方式。
1、判断该消息为短期影响的应对方式
如果判断该消息对债市仅为短期情绪影响,那么应对方案可以是与市场反向操作或者先观望,不参与交易。我们结合具体的案例来看:
2023年3月24日,在关于“压降同业杠杆”的消息传播后,利率快速上行,5年期国开债活跃券230203利率从13:00的2.83%快速上行3bp至14:30的2.86%,而后在2.86%的平台震荡了近一小时(详见图3)。如果我们在盘中判断“经过了2017年以来的金融监管后,当下的同业业务已经较为规范,同业监管不会对债市形成太大影响”。那么一种应对方式可以是在盘中逆势交易,我们可在2.86%的位置买入;同时,结合对流动性宽松、经济复苏放缓迹象的判断,我们在买入后继续持有直到上述对资金面或基本面的判断出现变化或市场充分定价。
另一种方式,我们先选择观望,等更多信息确认后再进行决策。实际上,在当天尾盘便有部分机构出来辟谣,并且越来越多的分析指出当下同业监管已经规范,那么同业杠杆压降的担忧就不应影响我们对多空的判断,我们可根据资金面、基本面情况来制定我们的投资计划。同样的,如果判断流动性会维持宽松状态、经济复苏复将有所放缓,我们可以次日的开盘价2.84%买入并持有。两种策略下买入债券,持有至4月中旬的利率震荡平台2.81%附近,分别获得5bp、3bp的资本利得。
对这两种应对方式进行评价:
(1)与市场反向操作。这需要我们在盘中对信息有快速而准确的判断,并且需要注意几点:①如果该消息触发的利率变化方向与原趋势相反,则该消息实际上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入场点,我们逆着消息引发的方向入场后仍可顺着市场的大趋势继续持有;如果消息引发的方向与市场原来的趋势相同,我们在逆势操作后需要快速止盈。②如果消息引发的方向与原来趋势相同,尽管我们判断该消息的实质性影响不大,甚至大概率是假消息,该消息也有可能会被市场利用来增强原有的趋势,因此逆小势同时逆大势交易的风险较大。③具体何时入场?可等待消息触发的利率变化斜率放缓,或是触发的走势开始转头的时候入场。
综合来看,与市场反向操作提高了我们交易的赔率,提供了一个以更便宜价格入场的机会。但这依赖于我们对消息有快速而准确的判断,往往难度较高,且如果逆消息势的同时也逆着市场的大势,则交易的胜率进一步下降。所以这是一种低胜率、高赔率的应对策略。
(2)不参与交易。这可以避免被市场短期情绪带动而做出错误的决策,当然也失去了以更便宜的价格入场的机会。如果我们在盘中并不能对消息有快速而有把握的判断,先观望不失为是一种理智做法。待趋势更加明朗后再做出决策,那么相比在盘中操作的胜率提高,所以相比起来这是一种高胜率、低赔率的应对策略。
并且,消息提供的入场机会具有偶然性,并不能够被一个稳定的投资体系囊括,我们如果能做到不被短期波动所干扰,不在盘中临时起意参与交易,也是对我们投资体系最好的坚守。
2、判断该消息有中长期影响的应对方式
如果判断该消息对债市有中长期影响,那么应对方案可以是与市场同向操作或者先观望,不参与交易。我们结合具体的案例来看:
2023年3月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央行领导人表示,“用降准的这个办法来吐出长期的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还会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来综合的考虑对经济的支持”,我们判断这是对近期货币政策不转向的定调,利好流动性,那么一种应对方式,我们可以在利率开始下行的区间2.95%-2.96%买入,或在行情进行到一定阶段在2.94%-2.95%的区间买入(详见图6)。另一种应对方式则是盘中不参与交易,收盘后对国新会的发言进行仔细复盘后再决策。而3月5日召开的两会对经济目标的制定在市场预期的下沿,那么进一步加强了我们做多的判断。我们可以在3月6日开盘以2.92%左右买入。往后看,存单利率自3月6日触顶回落,央行在3月17日宣布降准0.25%,2月资金面偏紧的态势也得到实际缓释,5年期国开债利率的下行空间被进一步打开,两种策略下买入债券,持有至4月中旬的利率震荡平台2.81%附近,分别可获得14bp、11bp的资本利得。
对这两种应对方式进行评价:
(1)与市场同向操作。这同样需要我们在盘中对信息有快速而准确的判断,并且与市场同向操作时一定要果断,不能因为0.25bp而错失更大的收益,因为在消息催化下市场变化很快,买入时追着利率跑往往会越追越低,最后买在了利率底部。虽然该消息指向了市场的大趋势,在当天任何点位买入后期大概率都能盈利,但也可能由于在当天情绪释放下,市场涨跌过快而透支了未来的空间,导致后续出现短暂回调,让当天的顺势操作短期被套。一般来说,在刚起势的时候顺势操作,相比先观望后再决策的赔率更高,而又由于需要短期内进行决策,因此胜率也相对更低。
(2)不参与交易。对于对市场有中长期影响的消息,行情并不会在一天内结束,所以在当天复盘后再入场也不迟。通过更全面的思考后再制定决策,无疑会增加交易的胜率,当然这也一定程度上要以牺牲赔率为代价。不过如上一段所述,市场可能会在当天情绪快速释放下出现超调,所以等待后情绪平复后再入场也可避免市场超调给我们带来的损失。
四、对消息面行情的逆向思考
在上一节,我们根据消息的影响程度来匹配可选的应对策略,这需要建立在我们对信息准确的判断上。不过,主观判断难免会出现偏差,而且我们上文也提到,一些没有实质性影响的消息也可能会被市场利用来加强趋势,所以有时我们未必需要进行先入为主的分析判断,可以观察市场对消息的反应,反过来,为我们的判断提供参考。
1、消息往往不是市场涨跌的原因,而是被市场选择的结果。很多时候,看似是消息推动了市场的涨跌,实际是市场选择了消息。我们有两个经验可以来作证。一是,盘中我们经常是先看到了市场异常的涨跌,而后再去四处寻找原因,于是各类能搭上边的消息都受到了关注。比如4月14日国债期货在上午强势拉涨,市场开始关注上海一季度税收下滑的问题;下午,国债期货短线跳水,一则专家对特别国债的观点又被拿来讨论。实际上市场一两天的涨跌并非都有原因,只是因为市场突然的上涨或下跌后,大家开始寻找各种原因。
二是,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时点对市场影响并不相同,一些逻辑上为“利空(利好)”的因素,也可能走出“利空出尽(利好出尽)”的行情。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央行降准,不同时期降准后债市的走势并不相同。从最近的两次降准来看,2022年11月23日国常会预告降准后,利率短暂下行后便开启了更大幅度的上行,市场走出了“利好出尽”的行情;2023年3月17日央行宣布降准后市场对资金面预期进一步改善,存单利率及中短端债券利率明显下行。降准对债市的实质影响都是提供了中长期流动性,理论上是利好因素,但由于去年11月债市在防疫政策优化后的关注点在于基本面预期的大幅上修,所以把降准视为了债券出逃的机会。反过来思考,如果“利好”因素变为“利好出尽”,其实也印证了市场处于空头趋势中。所以,我们未必需要对消息如何影响市场进行主观预测,而是可以借助市场对消息的反应来界定市场处于什么状态。
2、与关键位结合,更好利用消息来判断市场状态。我们在第一篇交易心得《寻找关键位》中阐述过关键位对于交易的指导作用,结合关键位的突破与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通过消息来检验市场的多空趋势。如果在某个消息催化下,利率快速变化突破了某关键位,那么该趋势被加强,我们顺势而为大概率能够赚钱。哪怕该消息并不会对基本面产生实质影响,它也可能被市场力量更强大的一方利用,促成了行情的形成。
3、处理好对消息面交易与投资系统的关系。消息的出现具有随机性,而我们的盈利模式需要稳定而可重复。如果盘中被市场情绪牵动而临时起意参与消息面交易,那么大概率运气是这笔交易盈利与否的主导因素,就算赚了钱,该盈利模式也不可复制。一方面,市场每天充斥着各式的消息,并非有所的消息都值得关注;另一方面,某些消息确实会催化市场行情发生较大变化,甚至改变了市场大趋势,这时候我们又不能完全两耳不闻窗外事。面对无序而随机的消息,我们需要制定一个稳定的框架以不变应万变。
在上文我们梳理的三种应对方式中,不在盘中参与消息面交易是最稳定、也最中庸的一种,不论该消息是否会对市场产生实质影响,“先观望、后谋策”的应对方式都可以适用,通过牺牲赔率来提高了胜率。在消息发酵过程中进行顺势或逆势交易,都需要建立在对消息的快速分析判断上,而我们主观的判断与市场选择之间可能存在偏差,这会降低我们交易的胜率,也带来更大的获利空间。综合来看,我们可以把不随即参与交易作为一个基础模式,通过观察市场对消息的反应,结合关键点位的阻力与支撑,来界定市场的多空状态,而后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在这个基础模式之上,如果我们对盘中突发的消息判断有较大的把握,可以按我们上文的逻辑参与顺势交易或逆势交易来增厚收益,并注意设定好止盈和止损点。
注:本文来自华创证券发布的《如何应对消息触发的行情——交易心得系列二(华创投顾部2023-4-30)》,报告分析师:朱德健 SAC:S0360622080006
粉丝特惠:好股票APP五个热门产品任选一款,体验五天!欢迎下载注册体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