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 正文

业内人士:聚焦主业、合规发展是地方资管公司必然的发展方向

来源:金融时报 时间:2021-06-10 15:09:48

5月28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2021年规章立法工作计划》。在这一计划中,制定或者修订规章制度共19项,其中包含了《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一计划表明,具有纲领意义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管规章制度正在酝酿中。此前由于地域属显著而造成各自为战甚至一度出现业务混乱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今后或将进一步面临监管的强约束,聚焦主业、合规发展是今后必然的发展方向。

市场变化催生“地方军”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出现和发展,与不良资产市场的变化息息相关。

在我国金融体系风险总体可控的大背景下,缓释风险是防范“大震”、促进经济稳健康发展的举措。随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的逐步加大,不良资产规模稳增长。不良资产新周期的开启,拓展了不良资产市场的内涵和外延。

根据银保监会的最新数据,2021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8万亿元。

有专家表示,我国不良资产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供给端也发生了结构的变化,商业银行仍是供应主体,年来出现了新的变化。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农信社改造转型中,基础差,规模扩张过快等诸多原因,农商行不良资产处置压力明显增大;城商行也一样,处置不良资产的紧迫更强。

不良资产市场供给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信托、金融租赁、消费金融、而汽车金融、财务公司等也成为供应主体,而汽车金融、财务公司资产规模不大,不良资产较少。年来,发展较快的信托业,已成为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主要供给方。

不良资产市场的变化,需要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其中化解风险。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无到有,发展到如今有60家左右。专注于属地业务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它的诞生和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化解区域金融风险,减轻区域内不断增加的不良资产压力。

自2016年金融管理部门允许各省增设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以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不仅机构数量迅速增多,而且资产规模不断增长。

参差不齐亟待制度约束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具有显著的地域优势,凭借与地方政府天然的“血缘”关系,在化解区域风险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扩容,更是提高了区域不良资产处置的能力。

然而,相对于市场传统主体——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成立时间短,规模较小,业务经验欠缺。前些年,一些区域市场出现不理收持不良资产包从而推升市场价格的现象,其中不乏一些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身影。不良资产经营的专业,对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中不乏发展良好的例子,但是,也存在一些机构业务模式不清晰、盈利能力不强等问题。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业务开展尚不规范,一些机构存在帮助地方金融机构资产出表等现象,或者开展通道、类信贷业务。

针对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管理部门开始加强监管力度,引导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回归不良资产经营主业、合规有序发展。一些省市开始因地制宜制定并发布相关的监督管理办法。

早在2017年,江西省就发布了《江西省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管试行办法》,明确了本省内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注册资本、股东资格、公司治理、高管任职、风险管控、资本充足率、财务稳健、信息披露等要求,确定了业务范围等,加强对省内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促进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规范健康发展。

去年,北京、福建、贵州等地金融管理部门相继出台相关办法,规范辖区内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记者梳理后发现,各地出台的办法都是以此前银保监会出台的文件为宗旨和引领,只是根据区域差异,略有调整。

促规范监管持续加码

年来,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高风险甚至违规经营行为。为促进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合规发展,金融管理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需要强调的是,2019年,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在行业内产生重要影响。该通知明确要求,对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从严把握,同时还强调了银保监会负责制定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规则,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履行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管责任,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具体负责对本地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日常监管。

这一通知明确要求引导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回归本源、专注主业、脱虚向实,促进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向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专营化发展,支持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探索拓展主营业务模式,积极参与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非存款类放贷组织等机构不良资产的收购与处置工作,协助地方政府有效防控区域金融风险,服务地方实体经济,更好地支持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不良资产市场的变化,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统一监督管理提上日程,在监管加码的推动下,合规发展将是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