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国内:外出务工意愿修复
(1)消费总量:二线城市接棒一线回暖。节后复工第三周(2月13日-2月19日),全国消费指数环比改善7.6%,达到2022年11月均值的168%。二线城市中,南昌、杭州、南京、苏州、长沙消费指数环比改善了22%、21%、16%、15%、15%。
(2)消费场景:分化但仍趋修复。我们跟踪了购物、旅游、餐饮、电影等一系列重要消费场景,覆盖2500+购物场景、2000+旅游景区的客流量和周边拥堵指标。旅游:旅游景区客流量环比回升11.4%、为2022年同期的133%,2023年旅游景区累计客流量为2022年的134%;购物: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客流量环比改善7.1%、7.6%,为2022年春节同期的137%、128%,2023年客流量累计值为2022年的127%、111%;餐饮:全国海底捞、喜茶周收入额8.3、1.1亿元,为2022年的118%、130%;电影: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和观影人次下滑至2019年的82%、69%。
(3)城际人流:春运迁徙在总量上与2019年仍有差距,但外出务工意愿显著改善。真实春运:交运部春运数据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53.5%,若统计小客车迁徙流量,则2023年“真实春运”约为51.5亿人次、修复至2019年的85%。以“节后返程务工/节前返乡”衡量城乡流动水平,2019年返工规模几乎等同于返乡规模,但2023年返工规模大于返乡规模,超出10%的部分可能主要为务工人员,表明疫情压制下的劳动力外出务工意愿逐步修复;更进一步来看,我们根据分省的迁入、迁出规模来刻画春运人口流动,数据显示五个务工大省的指标分别为1.98、1.82、1.63、1.59、1.41,北京、江苏对务工人流吸引力最强,广东比例居末且增量不及江苏;
(4)市内人流:生活和消费半径:全国重点十城客运量大幅改善至4257万人、为2019年同期的111%。百城加权拥堵指数:全国加权平均拥堵指数(按人口加权)为1.69,大幅超过2019年至2022年的同期水平。
(5)物流:节后第三周,物流修复斜率大幅放缓。全国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公共物流园吞吐量、快递分拨中心吞吐量未能延续节后第一周的改善趋势,大幅低于2021、2022年同期水平。
海外:XBB.1.5传播效率较低
根据CoVariants于2023年2月16日追加的基因组测序数据测算,全球BQ.1、XBB、XBB.1.5为优势毒株的国家/地区分别占比55.4%、9.5%、9.5%,XBB.1.5传播效率明显偏低,这一点从“美国CDC模型预测连续多周高估了XBB.1.5占比”得到印证。从中国2023年1月16日的972组、1月30日的176组基因测序来看,BA.5、XBB分别占比99.9%、0.1%,100%、0%,符合我们此前“一季度XBB难形成冲击”的判断。
风险提示:疫情扩散超预期,国内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