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 正文

环球资讯:12月23日国内四大报、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来源:巨丰财经 时间:2022-12-23 08:30:20

12月23日(星期五),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证券报

“长钱”涌动 A股机构化稳步推进

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政策落地,沪深交易所优化发布科技创新等领域相关指数,更好满足中长期资金配置需求……今年以来,一系列提高长期资金投资便利性的政策信号密集释放。风物长宜放眼量。便利“长钱”入市、加速A股机构化趋势是深挖股市“蓄水池”的现实选择,也是未来A股市场改革的重要内容。A股机构化进程正稳步推进。

基金排名战正酣 “长跑型”牛基更受关注

年末将至,基金业绩排位受到投资者的关注。纵观全市场,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21日,有124只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今年以来的收益率大于10%,其中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的回报率超过50%。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尽管有不少基金的业绩不如“冠军”产品那般亮眼,但回顾近几年的业绩表现,均取得了较为稳健的回报率。

电池总产量保持扩张 终端需求依旧旺盛 锂电产业持续高增长可期

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保持快速增长。12月21日,工信部发布1-10月全国锂离子电池行业运行情况。根据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及研究机构测算,1-10月全国锂离子电池总产量超过580GWh,动力电池装车量约224GWh,锂离子电池产品出口同比增长87%。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锂离子电池产业仍处于扩张阶段。

上游原料价格下降 光伏中下游企业盈利空间有望释放

硅片价格大跌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最新数据显示,本周硅片价格跌幅较大,其中M6、M10、G12单晶硅片成交均价分别降至5.08元/片、5.41元/片、7.25元/片,周环比跌幅分别为15.2%、20%、18.4%。业内人士表示,硅片价格大幅下跌原因包括企业库存高企叠加硅料价格下跌、年底终端需求不振导致企业降价去库存意愿明显。

上海证券报

2022年地产“过坎”: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纵观2022年的中国房地产行业,多种多样的需求端宽松政策未能给销售带来明显起色,市场远超预期的深度调整让房企在流动性承压之下艰难喘息。

40多家上市公司内幕交易曝光 并购重组成“泄密”高发区

内幕交易一直是监管“探照灯”聚焦的重点领域。据上海证券报记者初步统计,截至12月20日,今年以来约有42家上市公司的内幕交易当事人被证监会处罚,充分彰显了监管部门对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证券违法活动零容忍的决心和态度。

上交所五大措施深化改革 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召开党委会,认真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上交所明确提出,坚定市场化改革方向,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外资机构纷纷上调明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近期,多家外资大行上调对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不少外资机构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等文件的印发,都向外界传递了令人鼓舞的积极信号。

证券时报

证监会放行符合条件的房企“借壳”已上市房企 股权融资新政助力优质房企改善资产负债表

证监会日前开会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出要大力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包括全面落实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允许符合条件的房企“借壳”已上市房企,允许房地产和建筑等密切相关行业上市公司实施涉房重组等。业内人士认为,改善房企资产负债表是近期监管一再强调的任务,而股权融资是最直接有效的改善方式。

4S店岁末大促销 新能源车成增长主引擎

2022年堪称汽车经销商和4S店们的“渡劫”之年。从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以下简称“全联车商”)的抽样调查结果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几乎所有经销商集团的经营利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一半以上出现亏损。对很多汽车4S店来说,疫情防控放松的12月成了它们今年冲击销量目标的最后机会。

风险警示股超130只 ST公司岁末开启保壳冲刺模式

临近年末,不少风险警示类公司陆续开启保壳冲刺,自救动作花样百出。一方面,债务豁免、股东捐赠时有现身,成为上市公司救急“大礼包”;另一方面,多家公司重整推进提速,具有在年底前加速修复财务报表的迹象。在退市常态化、市场新陈代谢加速进阶的背景下,不少ST公司运作受到交易所火速关注。

硅片价格本周跌幅再超10% 拉晶环节逼近盈亏平衡点

光伏产业链价格正延续快速回落的势头,其中,硅片环节依然是重灾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甚至用上了“熔断式”下跌的字眼。从InfoLink Consulting披露的数据看,本周182硅片均价为5.5元/片,210硅片均价为7.2元/片,周环比跌幅分别为10.6%、11.1%。

证券日报

12月份以来公募自购超10亿元 传递积极信号

近期,在A股市场震荡加剧、基金短期净值大幅下跌背景下,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加入“自购阵营”。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12月份以来,基金公司共自购旗下39只基金产品,金额合计超10.7亿元。对于自购原因,大多数基金公司表示在于两方面:一是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二是对公司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

经济复苏在路上 A股估值修复待验证

“复苏”已成为近期的高频词汇。从宏观经济的稳步向好到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再到消费领域的回暖,种种迹象显示,我国经济复苏已在路上。2022年12月15日-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会议同时强调,“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的基调更加明确,进的要求更加积极,传递的信息十分丰富。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韧性足 稳定器功能持续显效

2022年以来,在美联储激进加息、市场避险情绪上升等因素影响下,美元大幅走强,美元指数一度创下近20年来新高,主要非美货币显著承压,国际汇市“风云变幻”。面对外部冲击,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全年有所贬值。截至12月22日20时23分,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6.9815,年初至今贬值约9.55%。

五大首席经济学家畅谈2023年经济:GDP增速预计在5%以上 “三驾马车”动力足

023年我国经济形势预期如何?又将有哪些核心增长点?在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的背景下,我国外贸如何持续获得“新动能”?12月22日,《证券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五大首席经济学家。他们普遍认为,2023年我国经济将出现整体好转,GDP增速预计将在5%以上,消费、投资和出口具有较强增长韧性。

人民日报

人民时评:让网络购药更安全更便捷

随着药品网络销售活动日趋活跃,足不出户在网上购买常用药、急用药,成为很多人的新选择。相比线下售药,网上药店往往没有实体店铺,购药时也没有药师当面指导,销售行为的监管难度更大,因而更容易出现用药安全风险。近年来,网上违规出售处方药、非法销售违禁药的情况时有发生,需要加强对药品网络销售的监管。12月1日,《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众生药业“新冠特效药”研发进入竞争“红海” 巧借退伙产业并购基金增厚业绩

新冠概念突出的众生药业(002317.SZ),成为股价涨幅的佼佼者。统计显示,从明显放量上涨的10月11日开始至12月22日,众生药业股价涨幅高达181.91%,其间不断创历史新高。众生药业股价持续维持强势,在于其备受关注的“新冠特效药”进入了III期临床研究,机构预测有望在2023年完成。“III期临床研究何时完成,目前无法确定。

多国央行数字货币进入突破期 短期内批发与零售二选一?

多国央行数字货币现已进入拐点。近期,中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再次扩容,截至目前,国内共有17个省市全域或部分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跨境支付激增的需求与加密交易所FTX的冲击再次向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进展推力。英国央行副行长JonCunliffe表示,FTX的崩溃表明对数字资产进一步监管的必要性,鉴于此,央行发行的数字英镑或为必要。常规进展也在相应进行。

第一财经

多个强二线城市调整限购政策 外地人南京购房不需社保

近期以来,多个强二线城市的住房限购政策进行了调整。12月21日,在南京市召开的“强信心添动力促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拓展市场提振消费”专场,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发布一系列购房政策的调整。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介绍,近日南京市居民家庭购买二套住房的商业贷款最低首付比例已优化调整为不低于40%。

前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总额超7千亿 国资成最重要资金来源

今年以来,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募资总量同比回升,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均有所下滑,其中,大额人民币基金均由国资背景的管理人发起设立。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的募资金额达1.67万亿元,同比上升11%;投资总额为7257亿元,同比下滑33.9%。行业方面,IT、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生物技术/医疗健康等硬科技投资热度保持高涨,投资金额均超千亿元。

经济参考报

四季度以来基金自购累计超27亿元

四季度以来,包括公募基金、券商资管在内的多家机构密集自购旗下基金产品,自购金额也达到年内高峰。数据显示,10月1日至12月22日,基金机构共自购124次,自购金额为27.32亿元。此前的一、二、三季度,基金机构分别自购110次、111次、115次;自购金额分别为17.78亿元、14.86亿元、14.62亿元。

解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推进高水平开放 2023年吸收外资将迎多重利好

“要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要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要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3年吸收利用外资作出系列部署,强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业内专家表示,明年我国吸收外资面临新的形势,机遇和挑战并存。

粉丝特惠:好股票APP五个热门产品任选一款,体验五天!欢迎下载体验!

标签: 财经媒体 头版头条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