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 正文

总量稳结构优 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继续逆势增长

来源:金融时报 时间:2021-06-17 15:20:28

日,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810亿元,同比增长35.4%,较2019年同期增长30.3%,外资来华投资兴业热情高涨。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球疫情反复、经济复苏仍存在不确定,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仍存在干扰情况下,1至5月外资强势流入中国,足显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这也是外资对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认可,并看好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前景,外资长期流入趋势已形成。

来华外资企业数量保持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来华外资企业数量保持增长态势。1至5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8497家,同比增长48.6%,较2019年同期增长12.4%。

从行业看,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819亿元,同比增长41.6%。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34.6%,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增长37.6%,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5%。从来源地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欧盟实际投资同比分别增长54.1%、56%和16.8%(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从区域分布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37%、36%和10.4%。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叶银丹分析称,从行业结构来看,服务业继续成为本轮吸收外资的主体。这既是中国经济结构持续转型升级、进入发展新阶段的体现,也表明外资看好未来中国在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等领域的发展潜力;从区域结构来看,中部地区对外资吸引力有所增强。1至5月,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6%,仅低于东部地区1个百分点。这反映了中部地区在营商环境、基础设施、产业链配套、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改善成果。

实际利用外资继续逆势增长

2020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大幅下降,我国成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实际利用外资逆势增长,成为最大的外资流入国。全国实际使用外资9999.8亿元,同比增长6.2%,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在此基础上,今年前5个月吸收外资实现了较快增长,继续保持去年以来逆势增长的积极态势。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经济从疫情影响中稳定恢复,市场前景乐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外商投资信心不断增强。

“多方面因素推动我国对外资吸引力持续增强。”周茂华分析称,一方面,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仍保持稳健中高速增长,超大经济体量和巨大市场潜力对外资构成巨大吸引力;另一方面,我国产业体系完备、上下游产业链配套能力强,国内有高素质产业工人和庞大的人才队伍;此外,中国以内需为主体,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也将为外资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引资规模总体稳定

2020年以来,尽管全球贸易、投资、供应链遭受新冠疫情严重冲击,但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并未放缓,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频出。例如,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在金融、文化、教育等领域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全面实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

在叶银丹看来,这些开放的政策措施不仅进一步开放了外资进入中国的渠道,更稳定了外资关于中国持续推动开放的信心。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此前表示,当前全球疫情和国际环境复杂严峻,跨国投资持续低迷,跨境人员流动不畅,招商引资活动受阻,新的不确定在增加,今年的利用外资工作仍然面临较大的压力。下一步,将按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力争在保持引资规模总体稳定的前提下,优结构、提质量,努力实现稳外资的目标任务。

“引资的目的是加快我国经济、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未来核心还是深化我国改革开放,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我国经济和市场潜力。”周茂华说。

叶银丹建议,一方面,要保持政策支持力度与经济恢复程度相适应,推动经济继续稳复苏。在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进入复苏通道背景下,保持经济稳定恢复对于维护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乐观预期至关重要。需注重政策连续、稳定,保持与经济恢复程度相适应的支持力度。

另一方面,要发挥好超大规模市场对外资的吸引作用。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继续深化收入分配相关改革,发挥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先试作用,推动我国居民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等下沉市场消费能力。

此外,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对于吸引外资至关重要。叶银丹谈道,一是为外资外贸营造竞争中和规则公的良好营商环境。同时,进一步简化跨境贸易、投资环节,提高通关便利,加快推动中国在外资外贸领域培育综合竞争新优势。二是重点突破当前一些地方营商环境中存在的税收规范文件较多、纳税企业执行成本较高、权力放得不够、增设隐审查、变相延长审批时间、中小企业获取信贷困难等痛点难点。三是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为企业家生产经营、创新创业提供更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治、经济和市场环境,让市场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更好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积极,维护市场主体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