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建筑业仍然处在很好的机遇期,我们本着对人类、对国家、对股东负责的态度,一定发挥好我们的优势。”4月29日,在中国电建举行的2020年度业绩说明会暨现金分红说明会上,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晏志勇对《证券日报》等媒体记者如是说道。
根据财报,2020年,中国电建全年实现新签合同额6732.6亿元,同比增长31.5%;实现营业总收入4019.55亿元,同比增长15.24%;实现利润总额162.07亿元,同比增长18.4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9.87亿元,同比增长10.33%。
此外,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9264元(含税),共计分配现金股利14亿元,占2020年度末母公司可供股东分配利润的28.45%,占2020年度合并会计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20%。
发挥新能源产业一体化优势
据介绍,中国电建具有“懂水熟电,擅规划设计,长施工建造,能投资运营”全方位优势,公司业务涵盖工程承包与勘察设计、电力投资与运营、房地产开发、设备制造与租赁及其他业务。公司承担了国内大中型水电站80%以上的规划设计任务、65%以上的建设任务,占有全球50%以上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建设市场。
当前,国家明确提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对于中国电建来说无疑有着重大影响。
“电力系统过去主要依靠水电、火力发电等,在发电端、输电、供电端都有着一系列的安全运行标准,而新能源在发电端与用户的需要不完全相符,存在发电随机性、延续性差等问题,中国电建恰好可以发挥水、风、光、火、储等一体化优势,通过整体研究使得发电端能够更加适应电力系统,同时电力系统也要做相应调整,我们也有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能力,可以及时跟上,电力系统建设就是很容易的事。”晏志勇对记者说道,中国电建的目标就是成为新能源发电领域的引领者。
财报显示,2020年,中国电建能源电力工程承包业务实现收入1057.61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水利水电工程承包实现营收670.25亿元。公司中标、新签了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场(125亿元)、三峡新能源山东牟平一期300MW海上风电(55亿元)、赞比亚三个200MW光伏项目(45.12亿元)等重大的新能源项目,内蒙古芝瑞抽水蓄能电站(22亿元)、河北易县抽水蓄能电站(19亿元)等水电项目,全年新签能源电力业务合同金额1866亿元。
“中国电建在很多人概念里就是一个建筑企业,实际上中国电建高度重视并着力围绕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我们懂水熟电的优势,一直在推进电力特别是新能源发电上投资业务的发展,并且我们在中国的电力投资企业中率先停止了燃煤发电投资,投向的都是经济可行、环保可行的水电和新能源发电。”晏志勇介绍道。
截至2020年底,公司控股并网装机容量1613.85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到80.42%。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129.16万千瓦,同比增长7.77%;风电装机528.34万千瓦,同比增长6.12%;水电装机640.36万千瓦,同比增长9.19%;火电装机316万千瓦,同比持平。截至2020年底,公司累计投运和在建装机容量达2008.85万千瓦。
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电建全面参与城镇化建设,持续推动PPP业务规范健康发展。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中标、新签了一批具有区域、行业影响力的代表性重大项目:如甬台温高速公路、深圳轨道交通12号线、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深圳机场至前海段工程等。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大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场开拓力度。公司全年新签基础设施业务合同3314亿元。
晏志勇认为,建筑行业受外部影响很大,疫情持续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但是,从国际上来说,基础设施在多数国家还是重大问题,国际市场仍然存在并且空间很大,中国电建在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将继续高质量推进落实“一带一路”建设,相信今年和以后海外基础设施市场仍有很好前景。
在国内市场,中央政府提出加强加快“两新一重”建设,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交通、水利重点项目建设,这跟中国电建的业务相当契合。“在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在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等方面,我们拥有的‘武力’大有用武之地,新能源充电桩建设对我们来说也是信手拈来。新基建要实现智能化,在智能化上,中国电建就工程建设已经走出一条独特的路。”晏志勇说道。
对于2021年的经营目标,晏志勇表示,2021年,公司新签合同计划7470亿元,营业收入计划4462.6亿元,投资计划1737.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