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 正文

40家上市券商去年挣了1456亿元占全行业92% 中信成首家资产规模过万亿元券商

来源:证券日报 时间:2021-05-06 10:12:39

2020年,证券业用优异业绩展现了行业发展的韧

除了中信证券之外,海通证券、广发证券等4家券商净利润也加入“百亿元俱乐部”,而中信证券则成为国内首家资产规模破万亿元的券商;业务方面,行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轻重资本业务均衡发展。经纪、投资业务“双驱动”,助推业绩大幅增长,投资银行业务净收入创下十年新高。

2020年,金融服务线上化需求加大,证券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发展快速推进,上市券商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加码至百亿元。

当前,“科技、人才、资本”已成为证券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由于资金类业务的发展对证券公司资本金提出了较高要求,证券行业已步入增资扩容的“新周期”。2020年有多家券商抛出了大额融资方案,融资总额超过千亿元。与此同时,2020年证券行业净资产收益率ROE为6.82%,连续两年上涨,较2018年数据接翻番。

当下,资本市场的发展更需要良好的市场流动、丰富的金融产品、多样化的融资方式和具有风险定价能力的专业机构,也需要证券公司发挥“融资安排者”“财富管理者”“交易服务和流动提供者”“市场重要投资者”和“风险管理者”职能,这也是证券行业全面发展的难得机遇。

40家上市券商去年挣了1456亿元

中信成首家资产规模过万亿元券商

上市券商无疑是证券行业的主力军。2020年,40家上市券商净利润占到全行业的92%,上市券商业绩继续保持亮眼的增长态势,同时呈现新的特点。

2020年,40家A股上市券商共实现营业收入5187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净利润1455.66亿元,同比增长34%。在强者恒强的背景下,2020年上市券商的净利润总和占全行业净利润总额的比例高达92.42%。同时,上市券商中也呈现“马太效应”,净利润“百亿元俱乐部”增员。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这5家券商实现净利润均超100亿元,合计实现净利润577.6亿元,占到上市券商净利润总额的40%。而在2019年,净利润超过100亿元的券商仅有中信证券一家。

从增速方面来看,与往年大起大落不同的是,2020年上市券商业绩走势较为稳,5家净利润均超100亿元的券商,同比增幅均未超40%。其中,营业收入方面,红塔证券同比增幅最高,为170.37%;其期货业务表现突出,实现收入28.05亿元,同比大增1668.11%。净利润方面,光大证券、兴业证券的同比增幅最高,分别为310.97%、127.13%。

在头部券商的业绩增速在逐步放缓的同时,有两家“中字头”券商的净利润增幅较为亮眼,中信建投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2.85%,中金公司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0.04%。

对于去年刚刚实现A+H两地同步上市的中金公司业绩的高增长,国泰君安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刘欣琦表示:“中金公司2020年金融资产快速扩张,其中客需型的衍生品业务预计是金融资产扩张的最主要原因。金融资产扩张带来投资业务2020年实现收入131.3亿元,同比增长87%,是中金公司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也是中金公司整体业绩增速超过同行的最主要原因。”

从总资产方面来看,截至2020年末,中信证券总资产达1.0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3%,成为国内首家资产规模过万亿元的证券公司。还有两家券商总资产超7000亿元,华泰证券总资产为7167.51亿元,国泰君安总资产为7028.99亿元。

对此,陈梦洁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标国际投行,目前国内券商的资产规模仍较小,杠杆率仍较低,目前证券业已开始加快并购步伐,头部券商的地位有望进一步夯实。”

经纪、投资业务“双驱动”

轻重资本业务均衡发展

2020年,证券行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484亿元,同比增长24.4%,实现净利润1575亿元,同比增长28%。业绩增长的本质原因来自牛市背景下客户投资需求旺盛,经纪业务和金融资产扩张带来的投资收益提升。

其中,上市券商各项主营业务的表现在2020年彰显出十足的韧

经纪业务方面,金融科技助推财富管理转型提速,各券商之间马太效应凸显。粤开证券研究数据显示,2020年经纪业务收入规模排名前三位的券商与2019年一致,分别是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收入分别为141.99亿元、101.09亿元、89.62亿元;同比增速较高的是兴业证券、华林证券、中信建投,增速分别为73%、71%、68%。

投行业务方面,2020年全面注册制继续推行,创业板注册制顺利落地,券商投行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证券行业2020年实现投行业务净收入672.11亿元,同比大幅增加39.26%,收入规模创下十年新高。其中,去年上市券商投行业务实现收入合计超过400亿元,同比增长42%。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去年投行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上市券商共有13家;其中,超过50亿元的上市券商共有4家,分别是中信证券(64.87亿元)、中信建投(58.43亿元)、中金公司(56.27亿元)、海通证券(55.76亿元);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速前三的为红塔证券、浙商证券、国金证券,增速分别为264.31%、227.29%、88.67%。

实际上,创下“十年新高”的不止有投行业务。2020年权益市场热度提升,带动融资融券业务火热。粤开证券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A股融券余额达到1370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894%,2020年末A股融资融券余额创下十年新高。

资管业务方面的表现也颇有看点。现阶段,资产管理行业的转型攻坚战已经进入关键节点,各子行业的监管框架基本成型,子行业之间基于资源禀赋的差异而形成的错位竞争格局逐渐形成。2020年证券行业实现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299.6亿元,同比增长8.88%。除了主动管理转型以外,券商资管收入上涨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公募基金业务爆发。目前,公募基金业务已成为券商资管业务转型的重要发力点之一。

粤开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行业组负责人陈梦洁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募赛道有望进一步拓展,成为券商新的业务发力点。从业务结构看,资管新规实施后,通道业务发展受限,机构纷纷提升主动管理能力,结合自身优势转型发展。为了加快公募赛道布局,各家券商正在积极建设包括权益、固收、ETF、FOF等在内的多元化产品,满足投资者的个化需求。”

自营方面,投资收益大增。2020年A股主要指数上涨是券商投资收益提升的重要原因,多数券商加大自营投入。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2020年共有31家上市券商的自营投资收益超10亿元,其中,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中金公司、海通证券4家上市券商的自营投资收益均超100亿元,分别为178.24亿元、138.24亿元、122.56亿元、107.82亿元。以深圳证券公司为例,深圳证券公司的自营业务投资收益是2020年营业收入的第一大来源,占比34.97%。

科技正在重塑券商服务生态

业务创新时代开启

当前,科技正在重塑传统金融服务生态,证券公司运用金融科技推动业务创新的时代已经开启,上市券商在年报中也重点着墨这部分内容。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共有33家上市券商披露2020年信息技术投入情况,合计投入高达139.68亿元,其中32家投入均超1亿元。

具体来看,头部券商由于资本实力雄厚,投入相对较大。华泰证券、国泰君安的信息技术投入均超10亿元,分别为17.65亿元、12.27亿元。还有9家券商的信息技术投入均超过5亿元,分别是:招商证券(9.94亿元)、广发证券(8.9亿元)、海通证券(8.75亿元)、中信建投(7.78亿元)、国信证券(7.53亿元)、中泰证券(7.11亿元)、申万宏源(5.96亿元)、东方证券(5.36亿元)、兴业证券(5.03亿元)。

对于去年券商信息技术投入的增加,粤开证券首席海外市场分析师、非银金融负责人李兴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年来证券行业逐步向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财富管理和公募基金投顾等新兴业务均对券商信息系统提出更高要求,证券公司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不断增加,利用数字化渠道构筑台化、体系化的财富管理服务新模式,同时借助大数据分析挖掘客户需求和匹配业务机会,丰富的数字化实践有利于财富管理行业实现降本增效、客户群延展、升级客户体验和控制风险等效果。国际领先金融机构的发展也表明,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推动业务转型是证券公司业务发展最为重要的战略选择之一。”

在2020年,金融服务线上化需求增多,证券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发展快速推进。

对此,李兴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0年券商部分线下业务无法开展,部分证券公司支持线下展业转向线上,保障App、PC客户端、非现场开户、投顾服务台、CRM和展业App等各外围稳运行,加强线上产品培训,开展投顾直播等线上服务。券商线下展业转向线上在提升客户体验同时,也提升了对自身信息系统技术要求,这也是部分券商加大信息技术投入的原因。”

在真金白银的投入后,券商也收获了“产出”。从金融科技赋能券商业务转型成效来看,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经纪业务方面,截至2020年12月底,华泰证券App“涨乐财富通”月活数已突破911万。投行业务方面,广发证券去年全新升级的新一代投行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了投行全业务品种、全生命周期的线上化管理和关键点数字化管控。海通证券建成了公司首个区块链金融台,已应用超过十多个业务场景,累计上链量超过100万笔,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应用场景超过240个。

但是,当前券商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发展中,信息化系统建设仍占主流。对此,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博士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券商在金融科技方面,主要是提升信息技术水和在部分领域的加强,比如投顾、大数据、云计算、存证等方面。在交易和产品设计方面,证券行业的科技创新相比银行、保险要受到更多监管制约,数字资产品类很少,也缺乏交易和风控基础设施的支持,比如区块链在ABS上的应用,都还需要一段时间。”

券商“重金”布局子公司

4家子公司净利润超10亿元

在券商的业绩报表里,总能看到“抢风头”的子公司,有的券商子公司一年的净利润已经超过一些上市券商,这也成为2020年券商业绩的一大看点。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共有42家券商全资子公司2020年的净利润均超1亿元,其中有17家均超5亿元。华泰紫金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中信证券投资(另类投资)、海通开元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华泰资管(资管)这4家券商子公司2020年实现的净利润均超过10亿元,分别为23.5亿元、17.59亿元、15.12亿元、12.26亿元,前三家券商子公司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5.19%、35.16%、104.07%,而华泰资管净利润同比下降6.27%。

用一组数字来看看上述4家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券商全资子公司到底有多强:2020年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共有30家券商,也就是说,还有10家上市券商2020年的净利润“追不上”这些券商子公司。

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券商子公司之间业绩差异较大,有些子公司业绩优异,也有些子公司呈现亏损状态。

一方面,券商积极布局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举例来看,2020年,华泰紫金投资实现的净利润已超过26家上市券商;海通开元投资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海通开元投资实现的净利润已超过18家上市券商。

另一方面,券商子公司员工少利润高,中信证券全资子公司中信证券投资从众多券商子公司中脱颖而出,成为2020年中信证券最赚钱的子公司,实现净利润17.59亿元,同比增长35.16%。而中信证券投资公司的员工仅为29人。2020年,中信证券投资新增投资项目70余单(含科创板跟投),投资金额40亿元。

券商的资本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在行业中的综合竞争力。随着券商子公司业绩贡献比重的不断攀升,去年以来,多家券商在补充子公司净资本方面毫不吝啬。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去年至今,为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就有招商证券向招商证券投资、海通证券向海通创新、红塔证券向红正均方、华安证券向华富瑞兴、东方证券向东证创投、方正证券向方正证券投资、山西证券向山证创新、中泰证券向中泰创投、国海证券向国海创新资本进行或计划增资。

合资券商获批速度明显加快

国内券商进一步发展国际业务

全面开放也是2020年证券业的“关键词”之一。资本市场全面开放,在为证券公司带来丰富业务资源的同时,也将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并将推动国内证券公司进一步发展国际业务。

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外资机构准入大幅放宽的背景下,合资券商的获批速度也在明显加快。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外资控股券商数量为8家,分别是瑞银证券、高盛高华证券、瑞信方正证券、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星展证券、大和证券。同时,今年4月27日,证监会网站信息显示,证监会接收法国巴黎银行的证券公司设立审批材料。

从券商国际业务的表现来看,以银河证券为例,其2020年跨境收益互换合约规模增长49倍,报告期末增长至27.85亿港元。报告期内,银河国际控股实现营业收入(合并口径)16.18亿元人民,净利润1.98亿元人民,分别较2019年增长50.24%和426.29%。随着公司金融服务竞争力逐渐提高,海外业务规模将持续壮大。以中金公司国际业务为例,公司完成多宗大规模并购交易,股票业务加强境外产品业务建设,如QFII投资者融资融券业务等,并成功融通出借全市场第一单两融业务。据悉,公司将继续受益于全球化布局网络,继续深化在新加坡、纽约、伦敦当地的交易台建设。

李兴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长期来看,部分外资券商在全球大类资产配置和衍生品业务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有利于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引入国际竞争,倒逼国内证券公司创新发展。在证券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开展公竞争的同时,监管层有望进一步放宽国内券商的业务创新空间。前几年的去杠杆、严监管,提高了证券业的规范化运营程度,也为创新政策进一步放开打下了坚实基础,预计未来几年券商财富管理和投行业务将迎来加速发展,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

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证券业进一步探索转型定位,以寻求长远的竞争优势。同业兼并、混业融合的行业生态已初步显现。建设强大的资本市场,也给证券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需打造航母级券商以及更多行业“领头羊”,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