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改革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一环,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当前改革已步入深水区,预计重点或围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农民工落户城镇意愿两方面展开。根据我们测算,预计农民工进城落户每年或带来2202亿元的新增消费需求(占比社零0.5%左右)、4095亿元的新增购房需求(占比地产销售总额3.1%左右)、1375亿元的新增租房需求(占比住房租赁市场总额6%左右)。实际效果需综合考虑改革推进节奏、农民工群体结构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户籍改革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一环,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
一方面,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根据国家统计局,截至2022年,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数量达到1.3亿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7.7%,距离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5.22%的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户籍改革可以有效释放住房、消费需求。出于对缺乏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顾虑,进城农民工普遍“不敢消费”,根据国研中心数据,农民工边际消费倾向大约比城镇居民低15%-20%。
(资料图)
▍改革开放以来,户籍改革沿着自下而上、从地方试点到全国推广演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成效可观。
户籍改革工作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展开,分别为: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落户条件、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截至2022年,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基本取消落户限制,超过1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同时,浙江、江苏等十余个地区以省份为单位全面放开落户条件,长三角、珠三角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工作加快推进。
▍伴随改革步入深水区,关于是否能落户、愿落户的更多难点问题开始凸显:
从人口流入城市来看,集中流入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压力较大,预计政策将强化随迁子女教育保障、提高社保统筹层次,同时落实“人地钱”挂钩机制。根据我们测算,每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平均成本约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2%。随着农民工群体出现老龄化趋势,人口流入省份的社保支出压力也会增加。对此,预计政策一方面或持续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加大人口集中流入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供给、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另一方面,进一步落实“人地钱”挂钩机制,包括加大对人口流入城市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对建设用地指标进行跨省交易和调配等。
从进城农民工来看,落户城镇意愿有限,预计政策将稳慎推进宅基地改革试点、完善自愿退出补偿机制,以及强化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根据经济日报统计,农民工群体中真正在城市扎根、居住10年以上的,不到农民工总数的两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农民宅基地权益保障机制尚不完善,全国农村宅基地闲置率超过18%。预计政策将通过探索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抵押、自愿有偿退出等,来增加农户的财产性收入。另一方面,较低收入与较高城镇生活成本之间存在矛盾,预计政策将积极开展农民工稳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改革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就业补贴等。
▍户籍改革对消费、住房需求的整体拉动效果有望达到万亿级别,但需综合考虑改革推进节奏、农民工群体结构性变化等因素带来的影响。
根据我们测算,预计农民工进城落户每年或带来2202亿元的新增消费需求(占比社零0.5%左右)、4095亿元的新增购房需求(占比地产销售总额3.1%左右)、1375亿元的新增租房需求(占比住房租赁市场总额6%左右)。但是,户籍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全盘考虑、逐步推进。此外,户籍改革对内需的实际拉动效果还需综合考虑农民工群体的结构性变化等其他因素影响。例如,“新生代农民工”边际消费倾向更高、农民工流动半径逐渐缩小等,可能导致户籍的消费抑制效应有所减弱。
▍风险因素:
经济增速下行风险;政策不及预期;户籍改革进度不及预期
注: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3年8月28日发布的《新发展格局系列报告之三一户籍改革再深化,“流动中国”添活力》,分析师:杨帆S1010515100001、于翔S1010519110003、刘春彤S1010520080003
粉丝特惠:好股票APP五个热门产品任选一款,体验五天!欢迎下载注册体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