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 正文

世界热议:新型储能站上风口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来源:巨丰财经 时间:2023-06-05 09:39:39

近日,由国家能源局主办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简称《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杜忠明作《蓝皮书》内容解读,并指出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


(相关资料图)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家上市公司看好储能行业发展,宣布扩产计划,投资金额规模均超过百亿元。业内专家表示,考虑到原材料供应问题逐步缓解、各地新能源配储政策逐步完善、独立储能商业模式不断优化,储能电站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GW-20GW。

“三步走”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蓝皮书》指出,新型电力系统是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高比例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为主线任务,以源网荷储多向协同、灵活互动为坚强支撑,以坚强、智能、柔性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基础保障的新时代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

《蓝皮书》以2030年、2045年、2060年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时间节点,制定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即加速转型期(当前至2030年)、总体形成期(2030年至2045年)、巩固完善期(2045年至2060年),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表示,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对于推进新型电力系统至关重要。《蓝皮书》指出,随着能源电力转型不断深入,源网荷储各环节的功能定位和特性将发生重大调整,系统发展将面临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灵活性等诸多挑战,技术创新将是破题的关键。重点从源网荷储各环节挖掘技术发展潜力,大力推广应用一批关键技术与重大装备,支撑新能源快速发展,推动新型电力系统逐步建成。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蓝皮书》提出6大要求,具体包括建立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市场体系,发挥价格政策的关键引导作用,完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投融资和财税政策体系,打造自主创新的技术研发体系,构筑绿色低碳、竞争有活力的电力工业体系,完善先进高效的电力行业治理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与《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相比,《蓝皮书》增加了“发挥价格政策的关键引导作用”这一点。

具体来看,《蓝皮书》强调,要持续深化电价改革,有序放开发电上网电价,完善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制度,推动各类电源、储能、用户积极参与市场,加快构建起有效反映电力供需状况、功能价值、成本变化、时空信号和绿色价值的市场化电价形成机制,同步强化市场监管,引导电价在合理区间运行。深化输配电价改革,推动输电价格和配电价格分开核定,完善定价制度、理顺电价结构,创新支持新能源更好消纳的输配电价机制。优化跨省跨区输电通道价格机制,打破区域间能源输送消费壁垒,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价格体系。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制度。

新型储能是关键环节

发布会上,杜忠明在作《蓝皮书》内容解读时指出,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新型储能在电力系统中可发挥支撑电力保供、提升系统调节能力、保障电网运行安全等重要作用,通过储能的规模化应用,电力系统由传统源随荷动向源网荷储融合互动转变,从而实现安全、绿色、高效三个发展目标的统筹协调。

《蓝皮书》指出,要积极推动多时间尺度储能规模化应用、多种类型储能协同运行。重点开展长寿命、低成本及高安全的电化学储能关键核心技术、装备集成优化研究,大力推动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重力储能、超级电容器、热(冷)储能等技术向大规模、高效率、灵活运行方向发展。

“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新型储能具有多元、多时间尺度的应用场景。”杜忠明表示,2030年前,新型储能主要发挥日内调节作用,主要发展小时级的短时储能。中远期,为了解决新能源出力和电力负荷季节性不匹配导致的跨季平衡调节问题,需要发展储氢、储热(冷)等长时储能,推动多时间尺度储能有机结合。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4.5%、压缩空气储能占比2.0%、液流电池储能占比1.6%、铅酸(炭)电池储能占比1.7%、其他技术路线占比0.2%。从2022年新增装机技术占比来看,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占比达94.2%,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占比分别达3.4%、2.3%,占比增速明显加快。此外,飞轮、重力、钠离子等多种储能技术也已进入工程化示范阶段。

上市公司积极扩产

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家上市公司看好储能行业发展,宣布扩产计划,投资金额规模均超过百亿元。

普利特5月31日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海四达与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招商项目合作合同》,双方就海四达在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子公司投资建设30GWh钠离子及锂离子电池与系统生产基地项目等相关条款达成一致,项目总投资约102亿元。

普利特表示,在全国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储能电池业务是海四达的核心发展方向。随着海四达钠离子电池产品的推出、核心客户业务的不断拓展,海四达的储能业务量得到显著提升,原先的产能已无法满足核心业务的快速发展,本次30GWh的钠离子及锂离子电池与系统产能布局是公司未来三年发展的核心环节。

鹏辉能源5月22日公告称,为进一步完善公司产能布局,增强公司储能业务的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公司拟投资130亿元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建设年产36GWh储能电池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曾于4月4日公告称,全资子公司衢州鹏辉拟在浙江省衢州市智造新城新增建设年产21GWh储能电池项目,项目总投资计划约70亿元。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上表示,2023年考虑到原材料供应问题逐步缓解、各地新能源配储政策逐步完善、独立储能商业模式不断优化,储能电站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GW-20GW,到2025年累计规模有望达到70GW左右。

(来源:中国证券报)

粉丝特惠:好股票APP五个热门产品任选一款,体验五天!欢迎下载注册体验!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