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 正文

全球微动态丨高善文最新分享:A股近日反而回落的原因,从交易政策预期到交易经济转好的预期

来源:巨丰财经 时间:2022-12-29 16:41:35

12月28日,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一场轮坛中结合A股市场,对宏观问题及后续风险做出了观点分享。

高善文认为,近期市场的波动更多可以从交易层面来解释。

经济工作会议后释放了很多振奋人心的信号,但此前市场已经对疫情终将放开,以及重启经济存在较强的预期。


(资料图片)

前一段时间,受乐观预期影响,增量资金进入市场,由此引得市场放量上涨,指数重心上移。

而现在市场在等待政策的效果最后落实到经济数据的改善上,

并且,这一效果应该较此前预期一致,甚至更强一些,市场才能够从交易政策预期过渡到交易对经济好转的预期。

但在政策逐步放开后,目前尚且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撑,甚至以当前情况来看,或存在低于预期的情况。

这也解释了,当政策逐步放开、释放若干积极信号后,市场近几日反而有所回落。

投资报整理精选了高善文博士的交流内容如下:

1.(放开)这些预期完全兑现以后,由刚才我们所讲的逻辑所支持的交易过程基本上就结束了。

随着这个交易过程结束以后,市场就转入一个缩量下跌的过程,

就是市场没有新增资金,它的交易量就缩下来了;市场没有新增资金,指数整个也都落下来了。

所以,它主要是一个交易层面的原因,

由于很强烈的放松管控的预期,刺激了市场的上涨。

随着这一交易被耗竭,市场在交易层面上产生了一个自然的回落。

2.市场下一步关注的焦点,就在于放开以后,经济工作会议有这么美好的宣誓以后,这些政策落地以后,

对经济活动的恢复到底能够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经济活动的恢复是否顺利,是否比大家的预期还要更强一些,是否可持续。

这些预期在经济数据上的兑现,将是支持自上而下地、下一步推动市场演化的最重要的线索。

我们知道,现在管控的放开,应该说还在进一步的优化过程之中,经济数据在短期之内肯定不会迅速显著地改善。

所以,市场现在在等待这些政策的效果、最后落实到经济数据的改善上,然后再落实为经济数据的可持续的改善。

并且,比市场此前预期至少是一致的,或者要更强一些,市场才能够从交易政策预期,过渡到交易对经济好转的预期。

3.从中国以外的环境来看,在短期内,

就是在未来12个月之内,市场最关注的风险还是美国货币政策的走向。

最终它会加到什么位置,比如说现在的看法会加到5.1,就是5到5.25之间。

然后它在这个位置会停留多长时间?它是会停留到2023底然后开始降息?还是说停留的时间更长?

有一些激进的预期认为,在2023年下半年美联储就会开始降息,但是,美联储自己给出的点阵图显然认为,降息最早可能要到2024年的早些时候。

这些预期,都是需要未来的数据发展和政策的演变去校准。

此前放开预期已经兑现

现在在等待经济数据

‍‍‍‍‍‍‍‍

问:在您看来,高层是否已经把重振增长作为了最重要的目标?‍

高善文:对。

问:那为什么我们观察到,开完会之后释放了很多很振奋人心的信号之后,股市资本市场好像不买账,最近几天好像还在下跌,这是为什么?

高善文:市场的波动,这个很难说得很清楚,而且恐怕见仁见智。

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原因是一些交易层面的原因。

简单来说,在经济工作会议之前,以及在这一次中国的疫情管控放开之前,市场上存在着比较强烈的这种预期,

就是市场预期中国最终会放开,中国可能很快就会放开,中国也许马上就会放开。

这样的预期,在一段时间之前越来越强。

此外,市场在这样的条件下,也预期经济工作会议会重新转向重启经济、会重新转向保增长。‍

所以,在这些政策正式宣布之前,在市场上时常有这样的传闻,时常有这样的推测。

并且,随着这些政策逐步落地的日期越来越临近,市场的预期越来越强。

那么在如此强的预期作用下,我们看到,市场在这个过程之中,出现了一段时间的放量上涨。

一方面,市场的交易量相对来讲在逐步地放大,

另外一方面,市场指数的重心在不断地上升。

说明市场不断有新增资金的流入,

这些新增资金的流入,是在预期疫情很快会放开,预期很快会走向重启经济。

那么随着确实放开了,随着经济工作会议宣布要重启经济,应该说这些预期,都已经得到了完全的兑现。

所以,这些预期完全兑现以后,由刚才我们所讲的逻辑所支持的交易过程基本上就结束了。

随着这个交易过程结束以后,市场就转入一个缩量下跌的过程,

就是市场没有新增资金,它的交易量就缩下来了;市场没有新增资金,指数整个也都落下来了。

所以,它主要是一个交易层面的原因,

由于很强烈的放松疫情管控的预期,刺激了市场的上涨。

随着这一交易被耗竭,市场在交易层面上产生了一个自然的回落。

从我的角度来讲,这个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

而且,从市场自身的角度来讲,随着这一交易本身对政策的预期,已经完全兑现以后,

从自上而下的角度来看的话,市场下一步关注的焦点,就在于疫情放开以后,经济工作会议有这么美好的宣誓以后,这些政策落地以后,

对经济活动的恢复,到底能够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

经济活动的恢复是否顺利,是否比大家的预期还要更强一些,是否可持续。

这些预期在经济数据上的兑现,将是支持自上而下地、下一步推动市场演化的最重要的线索。

而我们知道,现在管控的放开,应该说还在进一步的优化过程之中,经济数据在短期之内肯定不会迅速显著地改善。

所以,市场现在在等待这些政策的效果、最后落实到经济数据的改善上,然后再落实为经济数据的可持续的改善。

并且,比市场此前预期至少是一致的,或者要更强一些,市场才能够从交易政策预期,过渡到交易对经济好转的预期。

而现在,在这样的过渡过程之中,没有新的数据出来。

实际上放开以后,所产生的经济冲击,包括疫情的扩散情况,从草根层面的看法来看,与此前的预期相比还是有一点落差。

市场在短期之内,也在一定程度上要去修正一些预期,但是这个是相对比较次要的原因。

除此之外,在美联储最新这一轮加息前后,我们看到美股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调整。

外围市场的话,对于美联储紧缩的最终高度、持续的时间、以及明年美国经济衰退的前景,也在重新校正和定价。

那么这个因素,对A股,在心理层面上,包括境外资金的一个再配置的层面上,可能也都有一些边际性的影响,但是这些影响相对来讲是比较次要的。

短期内,美国货币政策

仍是核心关注的风险

问:高层会议报告里,格外突出风险,一个是来自西方的打压随时可能升级,一个是黑天鹅、灰犀牛随时可能发生,在您看来,在资本市场看来最担心的国际环境的风险是指什么?

高善文:从中国以外的环境来看,在短期内,

就是在未来12个月之内,市场最关注的风险还是美国货币政策的走向。

美国货币政策,最终它会加到什么位置,比如说现在的看法会加到5.1,就是5到5.25之间。

然后它在这个位置会停留多长时间?

它是会停留到2023底然后开始降息?还是说停留的时间更长?

有一些激进的预期认为,在2023年下半年美联储就会开始降息,

但是,美联储自己给出的点阵图显然认为,降息最早可能要到2024年的早些时候。

但是这些预期,都是需要未来的数据发展和政策的演变去校准。

而美联储所给出的点阵图的预测,与华尔街现在所设想的情况之间还是有一定的落差的。

包括美国经济明年是否会出现衰退,衰退的程度有多么严重,华尔街的预期仍然是相对比较乐观的,美联储仍然抱着一定的软着陆的期望。

但是,这里不确定性是非常大的,这个是短期之内影响我们经济和市场的很重要的外围因素,

它至少通过出口、资本流动、汇率等等的层面上都会对我们有影响。

那么在中长期之内,毫无疑问的话,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最担心的还是地缘政治风险。

那么地缘政治风险,根子上是中美关系,但是,它在中美关系的背景之下,还有很多广泛丰富的含义。

就像我们在2022年看到的一样,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离中国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

但是,境外投资者很快在地缘政治风险层面上,对中国的资产,去考虑重新定价和配置。重要的催化剂之一就是俄乌冲突。

所以,地缘政治的风险,看上去是一个很概括性的词。

但是实际上确实从2022年开始,在未来中期之内,是最重要的一个外部的不确定性。

用四象限维度区分

行业面对的增长与安全问题

问:在这样一个新时代,安全导向给很多行业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变化,您觉得会给哪些行业带来很大的机遇?或者说哪些行业会遇到很大的挑战?

高善文:这是一个特别好的问题,也是一个正在展开的问题。

回顾过去几年的情况,应该说,2018年以来,围绕着统筹安全与发展的主题,政府在一些领域已经在采取一些政策,

这些政策应该说对于相关的行业、对于市场,也都产生了一些影响。

站在现在继续去展望未来的话,应该说统筹安全与发展的这个关系,落实在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上,这个过程还远远没有结束。

所以,它在未来,在这些层面上仍然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简单来讲,我想提出一个我们前一段时间考虑的分析框架,就是考虑一个二维的坐标系。

在这个二维的坐标系之中,横轴上是一个行业的增长的动量和增长的潜力,在一个行业的纵轴上,就是它涉及到的安全关切。

这里的安全关切,最重要的是从政府的角度来讲所感受到的对安全的影响。

沿着这样一个二维的坐标去看问题,我们就可以把很多的行业,放在四个象限里边。

毫无疑问,在第一个象限里边,它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行业具有非常强的增长的动量,至少是增长的潜力;同时的话,又事关政府所考虑的总体安全。

再比如说在第三象限的话,它突出的特点,就是这个行业没有什么增长的动量,行业基本上非常高度稳定,没有什么增长;同时,它离安全相对来讲距离也比较遥远。

我们沿着四个象限去看,在不同的象限里边,实际上对行业的影响,政策的组合,市场的估值,都会沿着不同的方向去变化。

我们拿第三象限来举例,比如说家电。

家用电器这个行业的话,从增长的动量和潜力上来看,应该说,它的一个峰值增长时期早已经过去,

是一个相对技术进步也没有那么快,总量增长也不是很快的行业。

另外,从安全关切来讲,你很难设想电冰箱、洗衣机它会严重地影响国家安全。

这个行业内部的竞争格局总体上是比较稳定的;

而且民营企业总体上,继续处在一个至少在估值层面上有优势,在整个行业占比层面上,相对也比较有优势。

实际上的话,真正的问题是出现在第一象限、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

而对不同的象限的话,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

因为时间关系,我不去展开,因为每一个象限的话,它具体的组成情况、政策情况、估值情况、行业内部的变化情况都不尽相同。

中美在新能源汽车上

更多是竞争

问:如果考虑地缘政治的因素,今年一些我们做得不错的新能源车企开始进军美国了。您觉得这是一个理性的决策吗?如果说美国遍地跑的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会不会又引发一轮涉及到贸易领域、投资领域的制裁?

高善文:布林肯把中美之间的关系,定义为三个C。

一个叫Confrontation对抗,

一个叫Competition竞争,

还有一个叫Cooperation合作。

在第一象限的行业,其实就是confrontation。

中美之间的对抗,在技术层面上,在行业层面上,主要是第一象限的行业,

比如说半导体,比如说人工智能,比如说高端的发动机,比如说远程投射能力。

在第一象限,中美之间就是主要是对抗。

所以,我们也看到所谓的安全可靠、自主可控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政府的政策。

实际上这些政策覆盖的主要是第一象限的行业。

你刚才讲的这些例子的话,都是第四象限的行业。

第四象限的行业主要的特征是,中美之间是竞争。

竞争,就是在比如说新能源汽车领域,在光伏领域。

但是英文有句话叫做We are not competing for dominance, we are competing for excellence。

中美在第四象限的竞争,不是为了谁来主导或者是压垮对方,而是,求得一个在技术上更好的结果。

而在第四象限领域的竞争之中,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WTO对管理这一领域的竞争规则出现了很大的裂缝。

包括美国拜登政府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里,对于比如说新能源汽车等等的补贴政策,甚至都引起了欧洲的反弹。

所以,用一个统一的全球管理竞争的贸易规则来约束和统一,包括中美欧在内的在第四象限领域的竞争,

然后继续在这个领域推动市场化,推动分工,推动大家比较健康的竞争,这个对中国政府来讲,是一个在未来要重点考虑的政策的目标。

从美国政府的表态来看,他们在这个领域也愿意采取一些建设性的合作的措施。

但是,要如何激发中国经济的潜力,实际上从对外环境角度来讲,把第四象限的竞争在全球范围之内管理好,就是一个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领域。

标签: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