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 正文

各大银行大手笔“下注”金融科技 2020年信息科技资金总投入达2078亿元

来源:证券日报网 时间:2021-04-30 08:36:10

2020年,对于各行各业来说都是不凡的一年。面对突发疫情及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变化,A股上市银行去年普遍实现业绩稳定增长,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可控。

银行业2020年年报也透露出行业发展的趋势和诸多看点。在大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各大银行积极化解风险、锐意创新。作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坚力量,去年,银行积极应用金融科技推进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并大手笔“下注金融科技。2020年,银行机构信息科技资金总投入达2078亿元,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六大行总投入金额957亿元。更令人欣喜的是,“首次突破”等表述也多次出现在银行金融科技领域的探索成果中。

与此同时,银行各项业务转型持续推进,理财子公司全面盈利,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快速推进;由于房贷占比有了“红线”指标,各家银行在年报中也晒出了相关数据,是否“踩线”成为市场和行业的共同关注。

可以预见的是,在数字化转型、资产质量管控等领域,银行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银行持续增强金融服务的适应、普惠,努力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高质量风控、高质量转型,更好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有六大行仍是银行业资产质量稳定可控的“定盘星”

截至4月28日晚间,共有32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年报,其中有27家净利润实现同比正增长,只有5家银行净利润同比出现下降。在净利润增速方面,地方银行表现更佳,占据了净利润同比增速排行榜的前7位,其中,宁波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9.74%,为所有银行中增速最高的。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银行业让利于实体经济,在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目前披露的大部分年报看,无论是盈利情况还是资产质量,A股上市银行的经营仍是较为稳健的。

国有六大行2020年业绩报告目前已披露完成,去年净利润全部取得正增长。

根据披露的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国有六大行累计实现净利润(集团口径,下同)11566.48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加201.52亿元,增长1.77%。国有大行中,工行仍最赚钱,2020年实现净利润3176.85亿元,较2019年增长1.38%。净利润增幅最高的为邮储银行,2020年实现净利润643.18亿元,同比增长5.38%。建行、农行以及中行去年实现净利润均超2000亿元。

去年,国有大行纷纷加大计提拨备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尽管不良贷款率均较2019年末有所增长,但资产质量基本保持稳定可控

在保持盈利稳定增长的同时,国有大行持续以现金分红的方式回报广大股东。据统计,六大国有银行2020年度合计向普通股股东派发现金股息预计达3418.87亿元(含税,下同),较2019年增长1.98%,分红金额将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工行、建行、中行的现金分红金额较2019年增长了逾10亿元。虽然各家国有大行分红金额不同,但利润分配政策均保持了连续和稳定,6家国有大行现金分红比例均达到了30%及以上。

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有大行2020年业绩全部保持正增长,也有助于分红体系的稳定,并获得一定强度的资本补充。

疫情影响,去年对于银行资产质量是一场大考,然而从年报数据来看,通过加大计提拔备、核销不良资产的力度。银行业在实现业绩增长的同时,资产质量顶住了压力,整体稳向好。

截至4月28日晚间,在上述32家银行中,有18家截至去年年末的不良贷款率较2019年末出现减少,11家银行不良贷款率出现上升,另有3家持。此外,部分银行在去年还实现了不良贷款及不良贷款率的“双降”。

宁波银行截至2020年末的不良贷款仅为0.79%,在已披露业绩快报的所有银行中最低。安银行截至去年年末的不良贷款率为1.25%,下降0.47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最大。此外,6家国有大行截至2020年末的均不良贷款率为1.45%,虽然较2019年末增加0.12个百分点,但仍远低于同期商业银行1.84%的不良贷款率均值。

浦发银行AI服务占比达85%以上 招商银行区块链开票量达133万张

年来,银行已将发展金融科技提升到战略引领层面,在资金投入、人才结构等方面持续发力。从2020年银行业年报披露的情况看,多家银行对金融科技的资金投入已达百亿元。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排名前三。

根据年报披露数据来看,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6家国有银行2020年在金融科技领域总计投入金额956.86亿元,相比2019年的716.76亿元增加240.1亿元,同比增长33%。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今年3月2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0年,银行机构信息科技资金总投入达2078亿元,同比增长20%。对比官方披露的银行机构信息科技资金总投入情况来看,六大国有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投入的资金已接银行业资金投入总规模的一半,占比46%。

具体来看,在6家国有银行中,工商银行去年在金融科技方面投入最多,投入金额为238.19亿元,同比增长45%,金融科技人员数量为3.54万人,占工商银行全行员工的8.1%;建设银行紧随其后,金融科技投入金额为221.09亿元,同比增长25.38%,金融科技人员数量为1.3万人;农业银行排名第三,金融科技投入达183亿元,同比增长43.08%。

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金额分别为167.07亿元、90.27亿元、57.2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3%、10.35%、13.45%。

不仅仅是六大行,实际上各家银行都在以不同形式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入。举例来看,招商银行报告期内信息科技投入119.12亿元,同比增长27.25%,占营业收入的4.45%;光大银行实施“科技投入倍增”计划,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大科技投入,科技研发资金51.50亿元,比上年增长51.29%,科技人员1965人,比上年增长27.43%;中信银行科技投入70亿元,较上年增长24%,科技人员数量两年翻两番,科技人员占比达7.6%;浦发银行科技人员总数占比10%,年度科技投入57.15亿元。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金融科技的投入规模,可以看出国有行以及股份制银行是金融科技应用的驱动力量。目前看,国有大行和股份行2020年信息科技投入占营收的比重在3%左右。未来银行业在金融科技领域投入的竞赛依然会持续,数据台、智能信贷、智能获客与运营、智能风控、智能网点等是主要的科技投向领域。”

另外,随着各大银行年报陆续出炉,多家银行披露了2020年金融科技领域的新突破,“首次”一词频繁出现。大手笔的金融科技投入,使大数据、区块链、AI智能等新兴技术能力不断提升,加速银行数字化进程,以科技作为核心驱动力,新一轮角逐正在开启。

具体来看,浦发银行在财报中表示,其AI识别率已达96%,AI服务占比达85%以上,成为业内首家全面实现电话智能语音服务的银行;招商银行在同业中率先取得区块链开票业务资质,报告期内区块链开票量133万张;中信银行的区块链福费廷交易台则成为首个国家级行业台,并在科技力量支持推动下,落地63个一类创新项目,投产国内大中型银行首个自主分布式核心系统(“凌云工程”)。

光大银行年报中提到的创新体系成果显示,其成立业内首家数字金融专业学院,打造一支金融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落地一批创新项目成果;浙商银行在2020年加大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重点聚焦供应链、产业链的服务需求;民生银行业内首发5G手机银行,应用5G、人工智能、边缘计算、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推出具有全新动感视觉、丰富视频服务、牢固安全保障等六大亮点的5G手机银行,并试点推出“5G消息”。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对《证券日报》记者坦言,未来银行机构对金融科技的投入会继续加大,将呈现以下趋势。第一,包括中小银行在内的越来越多的银行,将在更大范围内把金融科技应用于业务中;第二,技术的不断革新会推动不同的技术与金融业务结合,从而出现不同的金融科技业务;第三,金融业务的变革会带来金融科技在更多领域内的应用,如从信贷科技、支付科技向资管科技、保险科技等领域渗透。

房贷占比“踩线” 10家银行指标超过监管上限

去年年底,央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建立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对银行的房贷占比设定“红线”指标。也因此,去年年报中上市银行是否“踩线”备受市场关注。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目前披露年报的32家上市银行中,有10家上市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占比或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标。具体来看,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渝农商行、厦门银行、成都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标,郑州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占比超标;招商银行、兴业银行、青岛银行的上述两项指标均踩“红线”。

对于部分银行涉房贷款指标超红线,监管给出的整改过渡期在2年-4年。而从各家银行年报的表述,以及银行高管在业绩发布会上的表态来看,各家银行都表示将按政策要求,持续调整优化信贷结构。

记者注意到,去年银行贷款规模快速扩张,但是房地产行业贷款增速放缓。央行数据显示,2020年人民贷款增加19.63万亿元,同比多增2.82万亿元。具体到上述32家银行而言,贷款总额大多保持10%以上的增速。但是,在总体贷款规模大幅上涨的同时,房地产行业贷款总额增速相对有所减缓,其中,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渝农商行、常熟银行、江阴银行、无锡银行等6家银行更是出现了负增长。

对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房地产行业处于一个相对冷静期,由于疫情原因,信贷也倾向于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支持。所以房地产行业去年的贷款总额增速减缓,符合去年的房地产行业特征。”

3月22日,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全国24家主要银行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座谈会。从本次会议部署的今年信贷投放重点领域看,小微企业、制造业、绿色低碳产业、科技创新等将成为今年银行业信贷投放的热门领域。

今年多家上市银行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了当前房地产信贷情况及未来发展方向。招商银行首席风险官朱江涛表示,招行将根据涉房贷款集中度监管要求加快内部资产结构调整力度,一方面,加大投资类资产配置力度,包括央票、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商业银行债券等;另一方面,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快普惠小微、消费贷款、新动能与新经济、供应链金融等业务发展。

由于受到新规限制,一些零售业务增长较快的银行开始面临调整结构的难题。

“大型对公贷款和零售业务中的房贷预计都会受到系统的限制,银行要积极迎接挑战。未来银行需要更加关注小微企业贷款和拥有实际场景的消费金融零售业务,这背后还要加大对金融科技和数字金融的投入。”陶金表示。

16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实现盈利 理财净值化转型加速推进

随着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于2020年开业,目前A股上市银行旗下理财子公司数量已达19家。截至目前,已披露去年业绩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数量达17家,除了去年8月份才开业的苏银理财未披露去年净利润外,其余理财子公司在去年全部实现盈利。

在2018年资管新规、理财新规以及《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相继出台后,商业银行于当年开启了筹备设立理财子公司之旅。自2019年6月份首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建信理财开业至今,银行理财子公司开业数量已达19家,此外还有一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汇华理财于去年开业。

截至目前,共有17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业绩揭晓,虽然这些公司的背后依托银行、开业时间均不同,实力不一,但已披露净利润指标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在去年全部实现盈利。

其中,有14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净利润在亿元以上。招商银行、兴业银行、邮储银行旗下理财子公司去年实现净利润均超过10亿元。盈利能力最好的当属招行旗下的招银理财,2020年实现净利润达24.53亿元。兴银理财和中邮理财分别以13.45亿元和11.87亿元的成绩紧随其后。

2021年底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的最后期限,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大面积开业,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正快速推进。

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农银理财理财产品余额为9498.14亿元,均为净值型理财产品;安银行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净值型产品规模4635.28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80.2%;中信银行符合新规的个人净值型理财产品存量规模占比达68.57%,较上年年末提升33.74个百分点。

而根据普益标准数据向《证券日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理财子公司发行了1742款理财产品,均为净值型产品,而去年同期的产品数量仅为467款,同比增长幅度高达273.02%。

银行业资深观察人士苏筱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设立银行理财子公司,可推动理财净值化转型。由于理财子公司的设立受到门槛所限,大型银行更能抓住先机。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是整个行业的大趋势,理财业务风险与母行隔离也是未来的大方向,因此未来将会有更多中小银行加入到设立理财子公司并发行理财产品的行列中。

根据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规定,理财子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不设销售起点。记者注意到,理财子公司推出的理财产品,大多为1元起投,这大幅拉抵了产品的投资门槛,能更好满足老百姓的普惠金融需求。其中,交银理财推出了不同投资起点的产品,积极顺应银行理财“1元时代”趋势,投资起点为1元的产品占到了32%左右;中银理财各系列产品均可1元起投,整体投资门槛较低,目标客群很容易参与投资

栏目推荐